以檢驗制造流程、設備狀態為目的,驗證產品是否可達到設計目標的實驗幣,我們稱之為試鑄幣。宣統年造大清銀幣壹圓“$1”樣幣一枚,1910年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,未發行,鑄額無多,五彩包漿,完全未使用品。機制幣的生產,從祖模設計、工具模翻制,從銅料熔煉,到壓軋銅板、制作銅餅、晃洗、退火、滾邊、印花、質檢、入庫運輸等,前后涉及到的工藝流程有十幾個環節,需要不同技術工種緊密配合,可以說機制幣的生產過程,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現代工業生產流水線過程。因為是以檢驗流程缺失、工藝調整為目的,難免這些幣或多或少存在缺陷——流程設備缺陷反映到幣上。
樣幣以通過上級審核批準為目的,精心生產,甚至特別附加設計的幣,如加簽、鍍金等。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角銀幣樣幣一枚,Y-326/LM-66,鑄模極深,明顯異于普通版,非常罕見。且材質也與試鑄幣、初鑄幣、流通幣不完全相同。要么是“配料完美”,不能偷工減料;甚至增加工序,出現銅質鍍金、鍍銀;亦或是,直接采用金貴金屬,制作金質樣幣。生產數百枚,精選幾枚或數十枚“呈上”,可謂百里挑一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