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吃過宮保雞丁,許多人都知道這道菜是四川的名菜,也知道這道菜在國外是中餐的代表之一,但是有不少小伙伴對“宮保
”這一詞的意思感到疑惑,所以今天小伙伴就來給大家說說這個“宮保”指的是什么。
宮保雞丁相傳是由清朝山東巡撫、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,他對烹飪頗有研究,喜歡吃雞和花生米,并尤其喜好辣味。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“醬爆雞丁”為辣炒,后來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將此菜推廣開來,創制了一道將雞丁、紅辣椒、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。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,但后來盡人皆知,成為了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。
所謂“宮保”,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,丁寶楨治蜀十年,為官剛正不阿,多有建樹,于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,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,追贈“太子太保”。如上文所說,“太子太保”是“宮保”之一,于是,為了紀念丁寶楨,他發明的這道菜由此得名“宮保雞丁”。
由于這道菜流傳太廣,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,甚至還出現了將雞丁演變為肉丁的“宮保肉丁”。宮保雞丁傳到西方后,西方人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,使之成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“西式宮保雞丁”。
現在大家知道“宮保”的意思了吧,其實有許多的菜名都是以名人的頭銜或者名稱來命名的,都有著不少的歷史淵源,比如說被人們熟知的東坡肉,還有左宗棠雞之類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