潑水節是大家熟悉的民族特色節日,這是傣族、阿昌族、布朗族、佤族、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,但它們慶祝的方式略有差別。
不同的潑水節
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,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,一般持續3至7天。德昂族潑水節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。泰國潑水節也稱“宋干節”,在每年的4月13日,一般持續3-7天。緬甸的潑水節類似中國的春節,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舉行,通常歷時3、4天。柬埔寨也有新年進行潑水節的習俗,一般在每年公歷4月13日至15日或14日至16日。
潑水節習俗
柬埔寨人在除夕夜深時,不分男女老幼,每人都必須端著一碗水,朝街上潑去,他們認為這是除舊迎新的象征。
緬甸人民在潑水節期間男女老少,可以互相潑水,表示洗舊迎新之意;或是用香櫻桃花枝,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,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。
泰國潑水節節日前要清掃家內外,焚燒舊衣服,以避晦氣。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、背上,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;此后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,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。
德昂族潑水節人們忙著制新衣,做米粑,制好水龍、水桶等潑水工具,他們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。
傣族的潑水節第一天會趕擺、賽龍船、放高升;第二天晚上會舉行趕擺、放煙火、放孔明燈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