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劇的特點體現在唱腔、行當、服飾、妝容、樂器方面。
1、唱腔:川劇由昆腔、高腔、胡琴、彈戲、燈調五種聲腔組成。其中,除燈調系源于本土外,其余均由外地傳入。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、嗩吶曲牌以及琴、笛曲譜等音樂形 式。
2、行當:川劇分小生、旦角、生角、花臉、丑角5個行當,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,尤以小生、小丑、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,在戲劇表現手法、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,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、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。
3、服飾:川劇戲裝有很多種,蟒袍、靠子、官衣、褶子等,都對應有相對固定角色,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,有嚴格講究。
4、妝容:川劇演員在演出前,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繪成各種圖案,以展示人物的身份、形貌、性格特征。歷史上川劇沒有專職的臉譜畫師,演員都是自己繪制臉譜。在保持劇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,演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,創造性地繪制臉譜,以取得吸引觀眾注意的效果。
5、樂器:川戲鑼鼓,是川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其使用樂器共有二十多種,常用的有小鼓、堂鼓、大鑼、大鈸、小鑼,統稱為“五方”,加上弦樂、嗩吶為六方,由小鼓指揮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