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pan id="mktg5"></span>

<i id="mktg5"><meter id="mktg5"></meter></i>

        <label id="mktg5"><meter id="mktg5"></meter></label>
        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
       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- 科技 - 知識百科 - 正文

        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

        來源:懂視網 責編:小采 時間:2020-11-27 20:04:36
        文檔

        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

        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:Express和koa都是服務端的開發框架,服務端開發的重點是對HTTP Request和HTTP Response兩個對象的封裝和處理,應用的生命周期維護以及視圖的處理等。提到Node.js開發,不得不提目前炙手可熱的2大框架express和koa。Express誕生已有時日,是一個簡
        推薦度:
        導讀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:Express和koa都是服務端的開發框架,服務端開發的重點是對HTTP Request和HTTP Response兩個對象的封裝和處理,應用的生命周期維護以及視圖的處理等。提到Node.js開發,不得不提目前炙手可熱的2大框架express和koa。Express誕生已有時日,是一個簡
        Express和koa都是服務端的開發框架,服務端開發的重點是對HTTP Request和HTTP Response兩個對象的封裝和處理,應用的生命周期維護以及視圖的處理等。

        提到Node.js開發,不得不提目前炙手可熱的2大框架express和koa。Express誕生已有時日,是一個簡潔而靈活的web開發框架,使用簡單而功能強大。Koa相對更為年輕,是Express框架原班人馬基于ES6新特性重新開發的敏捷開發框架,現在可謂風頭正勁,大有趕超Express之勢。

        Express主要基于Connect中間件框架,功能豐富,隨取隨用,并且框架自身封裝了大量便利的功能,比如路由、視圖處理等等。而koa主要基于co中間件框架,框架自身并沒集成太多功能,大部分功能需要用戶自行require中間件去解決,但是由于其基于ES6 generator特性的中間件機制,解決了長期詬病的“callback hell”和麻煩的錯誤處理的問題,大受開發者歡迎。

        以前其實寫過一篇express和koa的對比, 但是后來發現里面有不少謬誤. 所以一直惦記著糾正一下之前的錯誤, 尤其關于中間件部分的對比.

        這里的express就拿更加簡單的connect代替

        connect的執行流程
        通常我們都說connect的中間件模型是線性的, 也就是一個一個往下執行的, 如下圖:

        這么說當然是沒錯的, 但是當我們執行下面代碼的時候可能會有那么一點小小的困惑:

        const connect = require('connect')
        const app = connect()
        app.use(function m1 (req, res, next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')
         next()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 end')
        })
        app.use(function m2 (req, res, next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')
         next()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 end')
        })
        app.use(function m3 (req, res, next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3')
         res.end('hello')
        })
        app.listen(8080)

        當我們訪問http://127.0.0.1:8080的時候, 控制臺會打印如下:

        m1
        m2
        m3
        m2 end
        m1 end

        這么個結果跟我們上面的模型似乎有點出入, 不是說線性的嗎, 為什么next后面的代碼還會繼續執行? 當然這個我們再之前已經有過結論了, 有興趣的可以詳細瞧瞧, 我們現在直接拿來結果, connect的中間件模型偽代碼表示如下:

        http.createServer(function (req, res) {
         m1 (req, res) {
         m2 (req, res) {
         m3 (req, res) {}
         }
         }
        })

        可以看到就是一層一層嵌套的回調, 那么再把我們之前有點疑問的代碼簡化一下:

        http.createServer(function (req, res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')
         m1 (req, res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')
         m2 (req, res) {
         m3 (req, res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3')
         res.end('hello')
         }
         }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 end')
         }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 end')
        })

        千萬別被上面的回調繞暈了, 就是很簡單的回調函數, 一切都解釋的通了: 即使res.end之后, 我們的代碼還是要繼續往下走的, 可以這么說connect的中間件其實也是洋蔥形的, 但是因為作為同步代碼, 一般不回這么做罷了, 那么上面我們可以重現描述一下connect的中間件模型了:

        Koa的執行流程

        同樣我們再Koa源碼分析, 也是說過Koa的中間件模型: 洋蔥形


        以下面代碼為例:

        const Koa = require('koa')
        const app = new Koa()
        app.use(async function m1 (ctx, next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')
         await next()
         console.log('m1 end')
        })
        app.use(async function m2 (ctx, next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')
         await next()
         console.log('m2 end')
        })
        app.use(async function m3 (ctx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'm3')
         ctx.body = 'hello'
        })
        app.listen(8080)

        訪問服務, 輸出:

        m1
        m2
        m3
        m2 end
        m1 end

        emm 貌似跟connect沒差別,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, 實驗到這里得到了一個koa和express的中間件模型沒差別的結論, 包括我也是很迷惑, 當然是有差別的, 結論后面講. 同樣這里直接拿出koa中間件的簡化模型:

        Promise.resolve(async m1 (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m1)
         await Promise.resolve(async m2 (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m2)
         await Promise.resolve(async m3 () {
         console.log(m3)
         ctx.body = 'xxx'
         })
         console.log(m2 end)
         })
         console.log(m1 end)
        })

        我們知道async/await的作用是'同步化'異步操作(看上去如此, 其實不是, 但是我們不需要去管), 那這里的Promise理所當然的被'同步'了, 也就是說console.log(m3 end)的一切異步操作都可以'同步化'.

        結論

        說出結論之前我們其實可以想一下, 既然connect的中間件也是洋蔥形的, 那么跟koa一樣的用法似乎也沒啥毛病, 那么我來設想一下, 我們的服務需要取數據庫里的的一個用戶假設是getUser吧, getUser當然是異步的. 分別來看看connect和koa的做法吧:

        // connect
        app.use(function (req, res) {
         getUser(user => res.end(user))
        })
        // Koa
        app.use(async (ctx) => {
         const user = await getUser()
         ctx.body = user
        })

        當然這么看似乎沒啥差別. 那直接給出結論吧(憋): connect的中間件是同步, 不會'等'其他異步操作, koa則可以'等'異步操作. 當然你不等也沒啥問題。

        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

        文檔

        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

        express與koa的使用對比:Express和koa都是服務端的開發框架,服務端開發的重點是對HTTP Request和HTTP Response兩個對象的封裝和處理,應用的生命周期維護以及視圖的處理等。提到Node.js開發,不得不提目前炙手可熱的2大框架express和koa。Express誕生已有時日,是一個簡
        推薦度:
        標簽: 比較 對比 express
        • 熱門焦點

        最新推薦

        猜你喜歡

        熱門推薦

        專題
        Top
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| 国产精品亚洲A∨天堂不卡| 杨幂最新免费特级毛片| 成人免费视频77777|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| 亚洲а∨天堂久久精品9966|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|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|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|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| 久久国产一片免费观看|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|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|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|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|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|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|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|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| GOGOGO高清免费看韩国|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|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|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|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|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| 污污免费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|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体验区|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|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|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|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| 永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|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|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| 西西人体大胆免费视频|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|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|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|